Q1. 您的職業(yè)是(單選題)
Q2. 您的年齡段是?(單選題)
Q3. 您目前的居住地?(單選題)
Q4. 您的姓名: 班級: 成績:(填空題)
Q5. 某電視臺播出的“民族大家庭”節(jié)目,有“是真是假”的競猜游戲,請根據(jù)四個“真假”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敘述,判斷其正確的是()(單選題)
A.壯族同胞說:“我們種的哈密瓜個大香甜”
B.朝鮮族同胞說:“我們種植的甘蔗今年大豐收”
C.藏族同胞說:“我們用青稞酒招待游客”
D.維吾爾族同胞說:“潑水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Q6. 中國各民族分的特點是()(單選題)
A.大聚居,小雜居,交錯居住
B.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C.大散居,大聚居,相互交錯
D.分散居住
Q7. “一聲秦腔吼,嚇死山坡老黃牛,八尺漢子眼淚流,出嫁的姑娘也回頭”,句中提到的秦腔屬于下列哪一省的民俗()(單選題)
A.黑龍江
B.云南
C.陜西
D.四川
Q8. 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單選題)
A.臺灣島
B.釣魚島
C.香港島
D.曾母暗沙
Q9. 下列關于我國領海的寬度正確 是()(單選題)
A.200海里
B.12海里
C.50海里
D.300海里
Q10. 我國的內海是 ()(單選題)
A.渤海、黃海
B.渤海、瓊州海峽
C.東海、南海
D.瓊州海峽、臺灣海峽
Q11. 我國陸地面積居世界()(單選題)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Q12. “南北對話”是指()(單選題)
A.南半球人民與北半球人民的對話
B.南半球與北半球國家的對話
C.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對抗
D.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間經(jīng)濟、政治等方面的商談
Q13. 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是()(單選題)
A.東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東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C.山區(qū)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
D.全國各地人口分布均勻
Q14. 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原因是()(單選題)
A.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B.農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D.人口增長過快,同經(jīng)濟發(fā)展不相適應
Q15. 根據(jù)世界時區(qū)的劃分,我國東西共跨()(單選題)
A.4個時區(qū)
B.5個時區(qū)
C.6個時區(qū)
D.7個時區(qū)
Q16. 關于世界人口的分布,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
A.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qū)都分布在發(fā)展中國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區(qū)
C.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qū),人口比較稀疏
D.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qū)絕大部分都位于南半球中緯度近海地帶
Q17. 關于人口增長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
A.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樣
B.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國家人口增長速度快
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有所減緩
D.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用的時間越來越短
Q18. 某市面積為2000平方千米,人口為50萬人,該市人口密度為()(單選題)
A.25人/千米2
B.2.5人/千米2
C.2500人/千米2
D.250人/千米2
Q19. 下列不屬于世界文化遺產范圍的是()(單選題)
A.古代的城堡和廟宇
B.皇家的宮殿和陵墓
C.歷史上著名的壁畫、碑刻
D.保護良好的熱帶雨林
Q20. 某地區(qū)在一年里平均1000人當中,出生并成活25個嬰兒,死亡10人,該地區(qū)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單選題)
A.25‰
B.35‰
C.15%
D.1.5%
Q21. 高緯度地區(qū)的房屋墻體厚實,室內有壁爐、窗戶小而且屋頂大多高聳,原因是()(單選題)
A.炎熱多雨
B.寒冷多雨雪
C.溫暖干燥
D.溫暖多雨雪
Q22. 城市建設向高屋住宅方向發(fā)展的原因是()(單選題)
A.登高望遠
B.氧氣多灰塵少
C.健身運動
D.提高城市空間利用率
Q23. 下列建筑中,屬于伊斯蘭教的()(單選題)
A.清真寺
B.布達拉宮
C.日本神社
D.巴黎圣母院
Q24. “金磚國家”第四次會晤于2012年3月29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體現(xiàn)了國際合作日益密切,世界正朝著經(jīng)濟全球化方向發(fā)展。下列生產、生活現(xiàn)象中不能體現(xiàn)經(jīng)濟全球化的是()(單選題)
A.在株洲的超市可以買到山東煙臺的蘋果
B.在中國可以買到產自美國的最新手機“iphone4S”
C.中國的棉花、淡水產品大量出口到日本
D.上海寶鋼的鐵礦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
Q25. 聯(lián)合國的主要職責是()(單選題)
A.預防疾病,增進健
B.宣傳奧林匹克精神
C.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D.增進健康和福利進步
Q26. 下列敘述,屬于發(fā)達國家特點的是()(單選題)
A.工業(yè)技術水平低
B.以高技術制造業(yè)為主
C.以資源型和資源加工型為主
D.農業(yè)生產水平低
Q27. 發(fā)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單選題)
A.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
B.亞洲、歐洲、拉丁美洲
C.亞洲、非洲、北美洲
D.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Q28. 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單選題)
A.和平與發(fā)展
B.矛盾與沖突
C.分工與合作
D.經(jīng)濟全球化
Q29. 我國的棉紡織品在出口歐、美等地時,產生了貿易摩擦,解決此問題的機構是()(單選題)
A.UN
B.WTO
C.國際奧委會
D.紅十字會
Q30. 我國京廣線與隴海線、滬昆線交匯處的鐵路樞紐城市分別是()(單選題)
A. 蘭州、徐州
B.株洲、徐州
C.鄭州、株洲
D.鄭州、徐州
Q31. 一輛美國生產的汽車,零件來自于日本、臺灣,設計來自于德國,銷售、保險、廣告來自于美國,這則材料說明了()(單選題)
A.國際間矛盾和沖突劇烈
B.國際間的合作不斷加強
C.國家與國家之間經(jīng)濟各成一體,相對封閉
D.各國之間和平與發(fā)展
Q32. 關于我國降水的敘述,正確的是()(單選題)
A.年降水量自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增
B.各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分配不均,80%集中在春季
C.北方一些地區(qū)頻繁發(fā)生水旱災害,是因為這里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小
D.半濕潤地區(qū)的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Q33. 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單選題)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平原
Q34. 下列行為有利于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的是()(單選題)
A.“北大荒”濕地開荒
B.內蒙古草原大力發(fā)展種植業(yè)
C.云貴高原陡坡開荒
D.洞庭湖沿岸退耕還湖
Q35. 關于我國的地勢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B.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間高
D.西高東低,山脈呈網(wǎng)狀分布
Q36. 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單選題)
A.天山—陰山
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C.長白山—武夷山
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Q37. 我國以肥沃黑土著稱的平原是()(單選題)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Q38. 夏季我國氣溫最低的地方在()(單選題)
A.青藏高原
B.新疆的吐魯番
C.云貴高原
D.黑龍江省的漠河
Q39. 古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指這里()(單選題)
A.年降水量多
B.夏季風來得早
C.西北不受夏季風影響
D.雨季來得遲
Q40. 53.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的代表性糧食作物分別是()(單選題)
A.小麥大豆土豆
B.小麥水稻青稞
C.水稻小麥大豆
D.小麥青稞水稻
Q41. 舟山漁場所在的海區(qū)是()(單選題)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Q42. 下列災害與夏季風相關的是()(單選題)
A.洪澇和干旱
B.臺風和寒潮
C.冰雹和大風
D.沙塵暴和寒潮
Q43. 下面關于我國水資源時空分析的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
B.水資源內流區(qū)多、外流區(qū)少
C.水資源的季節(jié)變化大而年際變化小
D.水資源的季節(jié)變化是秋季多、春季少
Q44. 解決我國水資源不足的途徑中,我們能積極直接參與的是()(單選題)
A.跨流域調水
B.節(jié)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庫
D.淡化海水
Q45. 武廣高速鐵路的通車,極大地緩解下面哪條鐵路線的壓力()(單選題)
A.京滬線
B. 隴海線
C.京廣線
D.滬昆線
Q46. 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說明海陸變遷的是()(單選題)
A.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將形成海洋
B.喜馬拉雅山區(qū)發(fā)現(xiàn)許多海洋生物化石
C.青藏高原上有許多動植物分布
D.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Q47. 發(fā)展和建立高新技術產業(yè)最重要的條件是()(單選題)
A.地理位置優(yōu)越
B.自然資源豐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勞動力資源充足
Q48. 被稱為“中國硅谷”的高科技園區(qū)是 ()(單選題)
A.上海黃浦
B.河北唐山
C.北京中關村
D.吉林長春
Q49. 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單選題)
A.黑龍江
B.塔里木河
C.長江
D.黃河
Q50. 我國的下列陸上鄰國中屬于內陸國的是()(單選題)
A.俄羅斯
B.越南
C.哈薩克斯坦
D.印度
Q51. 中國主要長絨棉產區(qū)是()(單選題)
A.新疆
B.湖北
C .吉林
D.云南
Q52.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單選題)
A.在暖濕的平原地區(qū)種糧食
B.在草原地區(qū)開墾草地種糧食
C.在山地陡坡,毀林種莊稼
D.圍湖造田種地
Q53. 下列地區(qū)中,不太適合發(fā)展外向型農業(yè)的是()(單選題)
A.山東半島
B.江漢平原
C.太湖流域
D.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