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您的職位:(單選題)
Q2. 基本信息(多項填空題)
學歷
工作部門
工作年限
是否直接參與館校合作教育活動
Q3. 重慶科技館/博物館與學校有哪些類型的館校合作項目?(其他項可補充自己的想法)(多選題)
學生到科技館/博物館參觀訪問
館校結合課程
科技館/博物館進校園
競賽活動
教育活動策劃項目
教師培訓項目
其他
Q4. 您所在的科技館/博物館開展館校合作教育活動的頻率是?(單選題)
每周1次及以下
每周幾次
每天1-2次
每天3次及以上
不清楚
Q5. 您所在的科技館/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教育活動的主要開展模式是?(單選題)
以科技館/博物館為主導,邀請學校共同完成教育/活動方案
以學校為主導,邀請科技館/博物館共同完成教育/活動方案
上級部門統(tǒng)一協(xié)調部署
不清楚
Q6. 您所在的科技館/博物館與學校合作的活動資金主要來源于?(多選題)
上級教育行政部門
科技館/博物館
學校
學生
Q7. 您所在的科技館/博物館每學年學期都會制定館校合作教育的計劃和方案,您的看法是?(單選題)
非常同意
同意
一般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Q8. 您所在的科技館/博物館會主動向學校提供展覽、展項,展品等信息,您的看法是?(單選題)
非常同意
同意
一般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Q9. 學生在科技館/博物館學習的內容,與在學校所學的課程銜接基本一致,您的看法是?(單選題)
非常同意
同意
一般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Q10. 您的職務是(單選題)
領導
管理人員
技術人員
一線工作人員
行政人員
其他
Q11. 關于館校合作,您所在的科技館/博物館有哪些培訓形式?(其他項可補充自己的想法)(多選題)
舉辦專題研討會(如館校結合課程、活動等研發(fā))
科普教師培訓(如聽課、講課等)
邀請專家進行講座
實踐指導
與學校交流
其他
Q12. 您認為,當前影響?zhàn)^校合作教育活動開展的因素有哪些?(其他項可補充自己的想法)(多選題)
安全與距離問題
缺乏政策支持
缺乏政府或科技館/博物館資金支持
科技館/博物館的展品,活動等吸引力不夠
相關專業(yè)人才及科技館/博物館工作人員不足
溝通不暢,合作效果不夠好
學生態(tài)度不夠端正
與學生學業(yè)沖突,對升學作用不大
長期、大規(guī)模的活動會影響科技館/博物館和學校的正常運轉
在科技館/博物館的工作評價中,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其他
Q13. 您認為開展館校合作教育活動的意義有哪些?(其他項可補充自己的想法)(多選題)
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為科技館/博物館培養(yǎng)大量人才,推動自身教育職能發(fā)展
豐富學校的科技活動等,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發(fā)展
整合共享區(qū)域資源,推動區(qū)域教育發(fā)展
促進社會形成科技創(chuàng)新的良好風氣
完成了教育行政部門或科技館/博物館的要求
其他
Q14. 對科技館與學校在課程、教學等方面進行深度地、常態(tài)化合作,您的態(tài)度是?(單選題)
非常支持
支持
一般
反對
非常反對
Q15. 聯系電話(填空題)
Q16. 請問,您還有其他建議嗎?(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