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您的性別?(單選題)
Q2. 您目前的工作年限(單選題)
Q3. 您的月經濟收入?(單選題)
Q4. 基本信息:(多項填空題)
姓名:
科室:
Q5. 醫(y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 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單選題)
A 不用實施手衛(wèi)生
B 都應當實施手衛(wèi)生
C 沒必要實施手衛(wèi)生
D 以上都不對
Q6. 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單選題)
A 可同時收治不同耐藥菌感染病人
B不必使用專用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
C應當使用專用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
D經患者同意可掛隔離標識
Q7. 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后,必須做的哪項是錯誤的?()(單選題)
A 及時脫去手套
B 及時脫去隔離衣
C 及時進行手衛(wèi)生
D 以上都無必要
Q8. 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單選題)
A 不必執(zhí)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基本原則
B 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
C 加強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的管理
D 減少或者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
Q9. 以下多重耐藥菌與代碼不正確的是哪一個()(單選題)
A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B 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VRE))
C 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 (ESBLs)
D多重耐藥菌 (MRSA)
Q10. 醫(yī)療機構沒必要采取措施,來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單選題)
對
錯
Q11. 多重耐藥菌主要是指對臨床使用的()抗菌藥物同時呈現耐藥的細菌。(單選題)
A、2類
B、2類或2類以上
C、3類
D、3類或3類以上
Q12. 對確診或疑似的MDRO患者,應當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實施那種隔離措施()(單選題)
A、接觸隔離
B、空氣隔離
C、飛沫隔離
D、消毒隔離
Q13. 醫(y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時,應當使用手套,必要時使用隔離衣?()(多選題)
A 潰爛面
B 血液和體液
C 分泌物
D 傷口
E 正常皮膚
Q14. 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如何處理? ()(多選題)
A 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
B 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fā)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C 僅用清水擦拭
D 以上都不用
E 沒必要處理
Q15. 醫(yī)療機構應當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多選題)
A 首選單間隔離
B 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C 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D 不能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E 不必單獨安置
Q16. 醫(yī)院應當對全體醫(yī)務人員進行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教育。()(多選題)
A開展有關多重耐藥菌感染及預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識的培訓
B強化醫(y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視
C掌握并實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傳播的策略和措施
D保障患者的醫(yī)療安全
Q17. MODR感染病例正確報告的是: ()(多選題)
A散發(fā)病例,24小時內填MODR感染病人個案管理記錄表上報院感科
B三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學上如時間、空間和病人間有相關性),立即電話通知院感科
C確定為醫(yī)院感染者,醫(yī)生必須24小時內向院感科.上報《醫(yī)院感染報告病例卡》。
D 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發(fā)現應及時電話報告院感科。
Q18. 手上無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單選題)
對
錯
Q19. 醫(y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后、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后、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后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都應當實施手衛(wèi)生。(單選題)
對
錯
Q20. 及時發(fā)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強微生物實驗室對多重耐藥菌的檢測及其對抗菌藥物敏感性、耐藥模式的監(jiān)測,根據監(jiān)測結果指導臨床對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單選題)
對
錯
Q21. 醫(y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guī)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單選題)
對
錯
Q22. 解除隔離指征()(單選題)
A、臨床癥狀治愈,連續(xù)兩次培養(yǎng)陰性(每次間隔> 24 小時)方可解除隔離。
B、臨床癥狀好轉或治愈;只需一次培養(yǎng)陰性可解除隔離。
C、只需臨床癥狀好轉或治愈,就可解除隔離。
D、臨床癥狀好轉或治愈,連續(xù)兩次培養(yǎng)陰性(每次間隔> 48小時)方可解除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