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請問您的居住地區(qū)是?(單選題)
Q2. 性別(單選題)
Q3. 您年級是?(單選題)
Q4. 您的姓名:(填空題)
Q5. 科室(填空題)
Q6. 為加快溶解,可使用熱水溶解含氯消毒劑片。?(單選題)
對
錯
Q7. 疑似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fā):短時間內分離到3株及以上的同種多重耐藥菌。?(單選題)
對
錯
Q8. 外科免沖洗手消毒第一步應將手指尖浸泡在手消毒劑中≥5秒。(單選題)
對
錯
Q9. 隔離的確診或疑似傳 染病患者或隔離的非傳染病感染患者,除確診為同種病原體感染之外,應安置在單人隔離房間。(單選題)
對
錯
Q10. 接觸傳播醫(y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選擇至少:帽子及手套。(單選題)
對
錯
Q11. 空氣傳播醫(yī)務人員個人防護用品選擇至少:帽子、醫(y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面屏、手套及隔離衣。(單選題)
對
錯
Q12. 使用醫(yī)用防護口罩前應進行閉合性測試。醫(yī)用防護口罩在安全區(qū)域最后脫卸。(單選題)
對
錯
Q13. 摘醫(yī)用防護口罩順序:先摘下耳后(上方)系帶,再摘下頸后(下方)系帶。(單選題)
對
錯
Q14. 對于有呼吸道傳染可能的情況(如結核、流感等),應在呼吸機呼氣端安裝過濾器。(單選題)
對
錯
Q15. 血源性職業(yè)暴露后預防措施:原則:應盡快評估職業(yè)暴露情況,如需用藥,應盡可能在24小時內采取預防措施。對于具有潛在HIV感染風險的人員應在暴露后4小時內開始預防性用藥 ,建議2h內用藥最好,最遲不得超過24h,但即使超過24小時,也應實施預防性用藥。(單選題)
對
錯
Q16. 密封藥瓶、安瓿瓶等玻璃藥瓶可放置于防滲漏、防刺破容器內,容器外有醫(yī)療廢物標識或者外加一層醫(yī)療廢物包裝袋,標簽為損傷性廢物,并注明:密封藥瓶或者安瓿瓶。(單選題)
( √ )
Q17. 廢棄的針頭、刀片可放置于有醫(yī)療廢物標識的防滲漏、防刺破容器內。?(單選題)
對
錯
Q18. 洗手時皂液揉搓雙手至少10秒 以上。?(單選題)
對
錯
Q19. 外科口罩正確的佩戴方式應罩住鼻、口及下巴。(單選題)
對
錯
Q20. 使用含氯消毒劑及75%酒精浸泡消毒物品時,容器應加蓋。(單選題)
對
錯
Q21. 疑似醫(yī)院感染暴發(fā):指在醫(y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出現3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懷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的現象;或者3例以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現象。(單選題)
對
錯
Q22. 摘口罩時不得接觸口罩前面。(單選題)
對
錯
Q23. 多選題(每題4分,共40分)(選錯、多選或漏選不得分) 給多耐患者進行診療操作,以下正確的是: ()(多選題)
A.醫(yī)務人員應相對固定,包括護工和保潔員,如果做不到相對固定,在無特殊(如搶救)情況前提下,與該病人有密切接觸的醫(yī)療護理操作(如鋪床)應放在最后進行。
B.可能污染工作服時應穿隔離衣。
C.有可能被病人痰液或體液噴濺到頭臉部時應戴好外科口罩及帽子、防護鏡或防護面罩。
D.近距離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應戴防護鏡或防護面罩。
E.離開隔離病室前,接觸污染物品后應摘除手套,進行手衛(wèi)生。
Q24. 深靜脈置管血標本采集注意事項()(多選題)
A.做微生物培養(yǎng)不可以棄去導管前端血。
B.血培養(yǎng)至少要采兩套。
C.如果采兩套血培養(yǎng),采血培養(yǎng)后的2-5天內,不需要重復采血培養(yǎng)。
D.不推薦常規(guī)對拔出的導管尖端進行細菌培養(yǎng)。
Q25. 呼吸機相關肺炎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下正確的是 ()(多選題)
A.呼吸機管路集水杯應處于管路最低位置,患者翻身或改變體位前,應先清除呼吸機管路集水杯中的冷凝水。
B.宜使用氣囊上方帶側腔的氣管插管,及時清除聲門下分泌物。
C.氣囊放氣或拔出氣管插管前應確認氣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D.應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進行口腔護理,每6h?8h—次。
Q26. 銳器傷職業(yè)暴露后的現場處理正確的是()(多選題)
A.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受傷部位
B.由遠心端向近心端擠壓受傷部位
C.直接按壓在傷口處止血
D.正確擠壓受傷部位后,先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后,再反復用肥皂和流動清水沖洗
E.正確擠壓受傷部位后,先用肥皂和流動清水沖洗,最后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
Q27. 下列情況醫(yī)務人員應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wèi)生手消毒:()(多選題)
A.接觸患者前。
B.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后,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 傷口敷料等之后。
D.接觸患者后。
E.接觸患者周圍環(huán)境后,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y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后。
Q28. 以下關于手套的使用,描述正確的是()(多選題)
A.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手套
B.操作完成后脫去手套無需進行手衛(wèi)生。
C.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
D.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E.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
Q29. 我院需要隔離的五大類多耐()(多選題)
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B.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C.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腸桿菌科細菌
D.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鮑曼不動桿菌
E.耐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銅綠假單胞菌
Q30. 懷疑血管導管相關感染標本采集方法()(多選題)
A.導管穿刺部位有分泌物應采集送檢
B.導管需留置:經導管取血培養(yǎng)1套+經對側靜脈穿刺取血培養(yǎng)1套。2個來源的標本采血時間必須接近,并各自做好標記。
C.導管需拔除:經對側靜脈穿刺取血培養(yǎng)1套+導管尖端培養(yǎng)(導管尖端剪斷5CM)。
D.采血部位通常為肘靜脈,切忌在輸注抗菌藥物的靜脈處采血。
E.一個穿刺點抽取一套血培養(yǎng)。
Q31. 以下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應進行滅菌的是 ()(多選題)
A.接觸完整的黏膜
B.接觸破損的黏膜
C.進入人體無菌組織、器官、脈管系統
D.有無菌體液從中流過的物品
E.接觸破損的皮膚
Q32. 懷疑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采血時機()(多選題)
A.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療前
B.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療后
C.發(fā)熱初期
D.發(fā)熱后
E.患者寒戰(zhàn)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