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請問您的居住地區(qū)是?(單選題)
Q2. 您的生源地?(單選題)
Q3. 您的年級是(單選題)
Q4. 您是孩子的()?(單選題)
A、父母
B、爺爺奶奶
C、外公外婆
D、保姆
Q5. 您當前工作狀態(tài)(單選題)
A 正在工作
B 退休
C無工作
Q6. 孩子是由誰帶養(yǎng)的?(單選題)
A 父母獨自帶
B共同帶養(yǎng),父母帶的更多
C老人單獨帶
D共同帶養(yǎng),老人帶的更多
E保姆等其他人員
Q7. 下列哪個選項與您選擇“隔代教育”的原因更貼近?( )(單選題)
A.平時工作忙,沒有充裕的時間照顧孩子,只能讓老人照顧
B老人堅持要幫助照顧孩子
C三代同堂,平時工作較忙,基本上是老人照顧孩子
D單親家庭,孩子由老人照顧
Q8. 您認為隔代教育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 ( )(單選題)
A說不清
B利大于弊
C弊大于利
Q9. 您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哪種?(單選題)
A過分關(guān)注型
B過分監(jiān)督型
C放任溺愛型
D嚴厲懲罰型
E民主理解型
F其他
Q10. 您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會不會與孩子的父母產(chǎn)生分歧與矛盾?(單選題)
A 不會
B 很少
C 有時
D 經(jīng)常
Q11. 當出現(xiàn)沖突時,誰說了算?( )(單選題)
A 自己說了算
B 尊重老人的決定
C 僵持
Q12. 目前看來,您的孩子是依賴您還是依賴您的父母?( )(單選題)
A.自己
B.祖父母
C.外祖父
D.保姆
Q13. 您如何看待“祖輩對孫輩的教育”?(單選題)
A應(yīng)該的,而且可以老有所為
B不情愿,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帶孩子
C雖然累點,但很快樂
D其他
Q14. 您覺得“隔代撫養(yǎng)”是否會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影響?( )(單選題)
A 是
B 否
C 說不清
D不太關(guān)心
Q15. 您教育孩子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單選題)
A跟孩子看書、講故事
B給孩子看電視、錄像等
C帶孩子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D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興趣班
E順其自然
F其他
Q16. 您認為“隔代撫養(yǎng)”對孩子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多選題)
A.孩子長期與老人一起生活,可能導(dǎo)致孩子缺乏應(yīng)有的活力,長大后易產(chǎn)生社交恐懼
B老年人思想保守,往往表現(xiàn)出固執(zhí)、偏激的想法與言行,可能導(dǎo)致兒童怪異心理的產(chǎn)生
C老年人對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guān)心和溺愛,更易養(yǎng)成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
D其它
Q17. 您認為隔代教育有哪些優(yōu)勢()(多選題)
A老人時間充裕,可以照顧、陪伴孩子
B老人帶養(yǎng)經(jīng)驗豐富
C老人社會閱歷、人生體驗豐富
D幫助年輕父母解決后顧之憂,專心致力于事業(yè)
E緩解老人的孤寂,讓老人的生活更充實,晚年生活不那么單調(diào)
F其他
Q18. 您認為隔代教育有哪些弊端?( )(多選題)
A孩子容易被過分溺愛
B孩子的生活習慣不好養(yǎng)成
C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
D老人不會輔導(dǎo)學(xué)習
E孩子長期與老人一起生活,不利于子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培養(yǎng)
F其他
Q19. 您認為該如何避免“隔代教育”所產(chǎn)生的弊端?( )(多選題)
A.多于孩子聊天,內(nèi)容盡量豐富多彩,既可以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B帶孩子一起參加勞動。適當?shù)淖鲆恍┘覄?wù)或是一些簡單勞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C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不僅易于培養(yǎng)孩子活潑的性格,對于他們的骨骼生長是大有好處
D老人要接受一些新的科學(xué)育兒觀念。拋棄以往的經(jīng)驗教育,接受科學(xué)的育兒觀念才最為重要
E其他
Q20. 您覺得在教育孫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什么?(????)(多選題)
A體力和精力不夠
B與父母觀念分歧
C與孩子難溝通
D不理解孩子心理
E教育效果不明顯
F方法落后
E其他
Q21. 孩子與他人有矛盾、發(fā)生沖突時,祖輩通常的做法是()?(單選題)
A、孩子還小、隨他去
B、等孩子發(fā)完脾氣后,說清道理,要求下次不可再犯
C、及時制止,進行批評
D、馬上制止,要求向?qū)Ψ降狼?/p>
Q22. 孩子能否與同伴友好相處,不打人不罵人?(單選題)
是
否
Q23. 孩子能做到不在公共場所亂丟垃圾,愛護公物?(單選題)
是
否
Q24. 孩子在家是否會隨地亂丟東西?(單選題)
是
否
Q25. 孩子能自覺遵守集體規(guī)則和公共秩序,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影響或妨礙他人嗎?(單選題)
是
否
Q26. 對于“老年人帶孩子”、“隔代教育”的看法(填空題)
Q27. 您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哪些行為習慣?(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