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請選擇您的職業(yè)群體?(單選題)
Q2. 您的家庭居住地是?(單選題)
Q3. 你所在的班級班號(單選題):(單選題)
A.245
B.253
C.254
D.255
Q4. 1kg鐵比1kg棉花的質量大(單選題):(單選題)
A.對
B.錯
Q5. 下列實例中,物體的質量發(fā)生了變化的是(單選題):(單選題)
A.鐵塊壓成鐵片
B.冰塊全部熔化成水
C.被宇航員帶到太空的蘋果
D.鐵塊將它切掉一個角
Q6. 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問題時,我們在網(wǎng)課期間采用了“小組云合作探究”的創(chuàng)新實驗的形式,你的體會和認為是:(多選題)
A.小組云合作探究的方式經(jīng)歷了科學探究的過程、提高了團結合作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了科學推理論證的思維
B.小組合作探究實驗有些組員不積極參與,需要組長的調(diào)動與督促
C.希望線下也能多開展這樣的小團隊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
D.不喜歡探究實驗,更喜歡老師的理論講解
E.探究實驗后,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很深,做物理創(chuàng)新實驗是我喜歡的學習方式
Q7. 測量液體的密度有兩種方法,一種叫“傳統(tǒng)法”、一種叫“減液法”,你認為想要更好掌握科學的測量方法,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單選題)(單選題)
A.老師理論講解這兩種方法的區(qū)別和改進的目的
B.畫測量過程的示意圖,從中思考哪個環(huán)節(jié)會產(chǎn)生誤差
C.小組內(nèi)用兩種方法測量一下液體的密度,對比結果分析
D.不想做實驗,也不想聽老師講解太多,想知道學習測量密度有什么實際意義
Q8. 測量不規(guī)則固體的密度時,如果是密度大于水的,比如石塊、金屬塊,在測體積時我們可以用量筒裝入一定體積的水,把固體塊放入浸沒水中,液面上升,用體積的變化量等效替代測出固體體積;但如果是密度小于水的固體,比如小木塊、蠟塊,它們在水中會漂起來,怎么測量它們的體積呢?(多選題)
A.能測,用墜入法,在一個蠟塊下墜入鐵塊
B.能測,壓入法,把蠟塊用一根細針壓入
C.不能測,因為實驗誤差太大
D.科學探究就是根據(jù)問題猜想去尋找證據(jù)的過程,我想用實驗來探究
Q9. 我學習了這章內(nèi)容,了解到對0℃的水加熱到4℃時,其體積不但不增大,反而縮小,密度增大(水的反膨脹現(xiàn)象);當水的溫度高于4℃時,它的體積才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水在4℃時的體積最小,密度最大。能否設計生活實驗或尋找自然界中的證據(jù)、或查找資料來探究水的這種特性呢?(多選題)
A.當冬季氣溫下降時,若水溫在4℃以上時,上層的水冷卻,體積縮小,密度變大,于是下沉到底部,水中的動植物,能在寒冷季節(jié)內(nèi)生存下來。
B.當水溫降到4℃以下時,上層的水反而膨脹,密度減小,一直到溫度下降到0℃時,上面的冷水層結成了冰為止
C.做實驗把一塊冰放在水中,冰塊會浮在水面上
D.啤酒瓶放在冰箱冷凍室放置過久,啤酒瓶就可能會炸裂
E.很早以前,我國人民就已經(jīng)懂得了冰凍膨脹的原理,并利用它來開采石頭:冬天他們在巖石縫里灌滿水,讓水結冰膨脹,把巨大的山石撐的四分五裂,采集大量的石料
Q10. 燒杯(其他瓶子或容器)等器材,沒有量筒能否測出食鹽水的密度?方案提示:利用水(已知ρ水=1.0×103Kg/m3)你能否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測量?(多選題)
A.能測,利用等體積法:V鹽水=V水
B.理論能測,但沒有測量的器材
C.不能測,因為理論不通
D.會測,我還可以用表達式說明
Q11. 關于質量和密度的計算,我會做的題目類型有:(多選題)
A.等體積問題(一個瓶子裝滿水換成植物油求質量)
B.等密度問題(一個大石碑取一樣品求密度進而求大石碑的質量)
C.等質量問題(冰變成水或水變成冰求體積)
D.空實心問題(鑒別物質判斷實心空心)
E.圖像問題(對比兩種物質的密度關系比大小等)
F.都不會
Q12. 你覺得學好物理的方法有哪些?(多選題)(多選題)
A.課堂緊跟老師的引導、積極思考問題
B.小組合作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實驗探究細致觀察
C.認真落實作業(yè),及時糾錯
D.實驗是物理的基礎,多創(chuàng)新一些科學小實驗,提高物理的積極性
E.學物理最終要應用于科技生活,要多聯(lián)系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世界
補充:
Q13. 您對我們有什么建議或意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