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您家庭可支配的月收入?(單選題)
Q2. 您的年齡段?(單選題)
Q3. 您的年級是(單選題)
Q4. 5.2018年1月31日晚,我國幾乎所有地區(qū)都欣賞到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愛好者使用望遠鏡欣賞美麗的月食景觀,還有人用攝像頭記錄下整個過程。對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望遠鏡的物鏡相當(dāng)于投影儀
B.通過攝像頭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C.通過望遠鏡的物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dāng)z像頭記錄“紅月亮”時鏡頭應(yīng)該后縮
Q5. 您的姓名:(填空題)
Q6. 2.以下是某同學(xué)畫的一束光線通過透鏡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單選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乙和丁
Q7. 3.如圖所示,通過透鏡的光路圖正確的是()(單選題)
A.
B.
C.
D.
Q8. 1.關(guān)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焦點,凸透鏡有實焦點,凹透鏡有虛焦點
B.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因此通過凸透鏡的光一定會聚在焦點上
C.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
D.經(jīng)過凹透鏡的兩條光線不可能相交
Q9. 4.如圖所示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甲是遠視眼,應(yīng)配戴凹透鏡矯正
B.甲是遠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C.乙是近視眼,應(yīng)配戴凸透鏡矯正
D.乙是近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Q10. 6.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繽紛色彩,如圖所示,對光現(xiàn)象的分析中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甲圖中小孔所成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guān)
B.乙圖中漁夫叉魚時,魚叉應(yīng)對準(zhǔn)看到的“魚”位置的上方
C.丙圖中體溫計玻璃管的讀數(shù)部分的橫截面做成特殊形狀,利用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的原理
D.丁圖中顯微鏡物鏡的成像原理與城市道路安裝的“電子眼”的成像原理相同
Q11. 7.在如圖所示的光路圖中,分別填入合適的透鏡。其中對光有會聚作用的是圖()(單選題)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Q12. 8.每年6月6日為全國的“愛眼日”、愛眼日設(shè)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要預(yù)防近視,珍愛光明、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和近視眼矯正后成像情況的圖分別是()(單選題)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
Q13. 9.如圖所示,拿一個遠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面,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遠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遠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單選題)
A.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dāng)移近凸透鏡
B.將光屏適當(dāng)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適當(dāng)移近凸透鏡
D.將蠟燭適當(dāng)移近凸透鏡
Q14. 10.以下是顯微鏡和望遠鏡原理示意圖,下面是關(guān)于它們的二次成像的說法:①顯微鏡先成放大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②顯微鏡先成縮小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③望遠鏡先成放大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④望遠鏡先成縮小的實像,再成放大的虛像。上述說法中正確的是()(單選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Q15. 11. 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圖所示,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5cm。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單選題)
A.一定小于5cm
B.一定等于5cm
C.一定大于5cm
D.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
Q16. 12.我們經(jīng)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鏡成像;③放大鏡成像;④電影銀幕上的像;⑤汽車觀后鏡中的像。其中()(單選題)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屬于實像的是①②③
D.屬于虛像的是②③④
Q17. 1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由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單選題)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B.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是根據(jù)該原理制成的
C.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將凸透鏡向左移動適當(dāng)距離,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若換用材料與口徑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
Q18. 14.小明同學(xué)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下面給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時原理與此現(xiàn)象相同的是()(單選題)
A.投影儀
B.照相機
C.放大鏡
D.望遠鏡
Q19. 15.如圖所示,小明將凸透鏡(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單選題)
A.將蠟燭放在1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得到倒立縮小的像
B.將蠟燭放在35cm刻度線處,移走光屏,可透過透鏡觀察到燭焰正立放大的像
C.實驗過程中,隨著蠟燭燃燒變短,燭焰的像逐漸移動到光屏上方
D.各器材位置如圖所示,在蠟燭和透鏡間,放一度數(shù)適當(dāng)?shù)倪h視鏡,可在光屏上看到燭焰的像
Q20. 16.一位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器材做實驗,先用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甲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來他想改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乙繼續(xù)進行實驗,如果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移動光屏,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單選題)
A.圖中光屏上得到的第一次成像是清晰放大的像
B.第二次光屏上得到的像比第一次大
C.換上凸透鏡乙,光屏向左移動得到清晰的像
D.換上凸透鏡乙,光屏向右移動得到清晰的像
Q21. 17.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40cm處,在透鏡另一側(cè)距透鏡30cm處的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此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單選題)
A.10cm<f<15cm
B.15cm<f<20cm
C.20cm<f<30cm
D.30cm<f<40cm
Q22. 18.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在距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將一個物體放在此透鏡前40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得到一個()(單選題)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Q23. 小楊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實驗過程中保持透鏡在50cm刻度線處不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65cm刻度線處,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單選題)
A.如圖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能夠說明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B.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應(yīng)該將蠟燭向右移動,光屏向右移動
C.若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線處,通過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可能呈現(xiàn)燭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D.遮住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的像將會有一半的區(qū)域變暗
Q24. 20.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凸透鏡焦距是10cm,蠟燭放在A處,位于C處的光屏(圖中未畫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B處,移動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關(guān)于光屏移動的方向和移動距離L屏與蠟燭移動距離L燭的大小關(guān)系,正確的是()(單選題)
A.向右移動光屏,L屏<L燭
B.向左移動光屏,L屏<L燭
C.向左移動光屏,L屏>L燭
D.向右移動光屏,L屏>L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