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性別(單選題)
Q2. 您的年齡階段是?(單選題)
Q3. 您的家庭居住地是?(單選題)
Q4. 您的姓名:(填空題)
Q5. 一詞多義,選擇正確答案(實詞部分)(不定項選擇)() 1、下列“固”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求之下流,固顛(單選題)
A汝心之固
B子固非魚也
C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D其將固可襲而虜也
Q6. 下列“聞”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操蛇之神聞之(多選題)
A有聞而傳之者
B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C求聞之若此
D雞犬相聞
Q7. 下列“絕”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湖中人鳥聲俱絕(單選題)
A佛印絕類彌勒
B沿溯阻絕
C哀轉(zhuǎn)久絕
D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Q8. 下列“謂”字用法與例句不同的是( ) 例句:初,權(quán)謂呂蒙曰(多選題)
A此之謂大丈夫
B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
C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
D 太守自謂也
E是謂大同
Q9. 通假字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單選題)
A、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行》)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論語十二章》)
C、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與朱元思書》)
D、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富貴不能淫》)
Q10.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單選題)
A、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
B、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
C、弛擔(dān)持刀(《狼》)
D、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ā秾O權(quán)勸學(xué)》)
Q11. 下列句中劃線詞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 )(單選題)
A、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與
B、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衡
C、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食
D、聞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聞
Q12. 下面句中劃線詞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其人舍然大喜。(《杞人憂天》)舍(單選題)
A、詘右臂支船(《核舟記》)詘
B、飯疏食,飲水(《論語》)水
C、便要還家(《桃花源記》)要
D、改容式車(《周亞夫軍細柳》)式
Q1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單選題)
A、徐以杓酌油瀝之。(《賣油翁》)
B、往之女家 (《富貴不能淫》)
C、余人各復(fù)延至家(《桃花源記》)
D、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Q14. 下列句中詞古今意義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單選題)
A、與兒女講論文義 兒女 古義:泛指小輩,包括侄兒侄女;今義: 子女
B、所以動心忍性 所以 古義:用來……的辦法;今義:表因果的連詞。
C、崔氏二小生 小生 古義:年輕人; 今義:指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D、阡陌交通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事業(yè)的總稱。
Q15. 下列句中詞古今意義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單選題)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妻子 古義:妻子兒子;今義:男女結(jié)婚后,女子稱為男子的妻子。
B、無論魏晉。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假設(shè)的連詞。
C、懲山北之塞。 懲 古義:苦于;今義:處罰。
D、余弟宗玄。 余 古義:你;今義:剩下。
Q16. 下面句中劃線詞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孫權(quán)勸學(xué)》)博士(單選題)
A、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狼》)幾何
B、空谷傳響(《三峽》)空谷
C、曾不能毀山之一毛(《愚公移山》)毛
D、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記》)仿佛
Q17. 詞類活用 16、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一狼洞其中(洞)
B、介胄之士不拜(介胄)
C、邑人可之,稍稍賓客其父(賓客)
D、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Q18. 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時)
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新)
C、吾與汝畢力平險。(險)
D、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清)
Q19. 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異)
B、或盡粟一石。(盡)
C、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軒邈)
D、非學(xué)無以廣才。(廣)
Q20. 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其一犬坐于前(犬)
B、石青糝之(糝)
C、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
D、苔痕上階綠。(上)
Q21. 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無絲竹之亂耳。(亂)
B、故人不獨親其親。(親-第一個)
C、不獨子其子。(子-第一個)
D、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樂)
Q22. 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奔)
B、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奔)
C、傳不習(xí)乎。(傳)
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
Q23. 文言虛詞 2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已而之細柳軍
B、策之不以其道
C、當(dāng)求之于上游
D、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Q24.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B、面山而居
C、水落而石出
D、啟窗而觀
Q25. 下列語句“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單選題)
A、俄而雪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C、而山不加增
D、化而為鳥
Q26. 下列語句“之”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久之,目似瞑。(單選題)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以君之力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Q27. 下列句中“其”用法與其他不同的是:()(單選題)
A、其此之謂乎(《雖有佳肴》)
B、其一犬坐于前(《狼》)
C、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北冥有魚》)
D、其真無馬邪?
Q28. 下列句中“其”用法與其他不同的是:()(單選題)
A、其如土石何
B、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D、其人視端容寂
Q29. 下列語句“以”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刀劈狼首(單選題)
A、靜以修身
B、以其境過清
C、全石以為底
D、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Q30. 下列語句“則”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單選題)
A、入則無法家拂士
B、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C、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D、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Q31. 下列語句“以”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為順流下矣(單選題)
A、能以徑寸之木
B、以其境過清
C、皆以美于徐公
D、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Q32. 下列語句“于”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求二石獸于水中(單選題)
A、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B、告之于帝
C、果得于數(shù)里外
D、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Q33. 下列語句“乃”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見漁人,乃大驚(單選題)
A、乃悟前狼假寐
B、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C、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
D、乃石性堅重
Q34. 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短文,完成40-43題 40.下列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單選題)
A、王使使謂伍奢曰 使(第一個):派
B、伍胥遂亡 亡:死亡
C、伍胥貫弓執(zhí)矢鄉(xiāng)使者 鄉(xiāng):面對著,面向
D、可去矣! 去:離開
Q35.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楚之召我兄弟(單選題)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操蛇之神聞之
C、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D、馬之千里者
Q36. 下列句子中與“故其后世有名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是謂大同
B、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C、子固非魚也
D、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Q37. 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是()(單選題)
A、楚平王召伍奢二子,乃是聽信了無忌的讒言。
B、伍奢認為,伍員明白去了也不免一死,不如保命報仇的道理,所以不會前來。
C、伍尚認為自己去了,就可以免于一死
D、使者捉拿伍員是,伍員以武力抗爭,絕不束手就擒。
Q38.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回答44、45題 4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單選題)
A、濯去泥土 濯清漣而不妖(濯)
B、乃以遺九江道士胡洞微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遺)
C、既非昌陽之所能及 及郡下(及)
D、置盆中 且焉置土石(置)
Q39. 下列句中“之”的意義和永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以石盆養(yǎng)之(單選題)
A、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B、已而之細柳軍
C、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D、公與之乘